地鐵施工方法的確定,必須因地制宜、統籌兼顧、選擇技術可靠、水平先進、經濟合理的斷面型式和施工方法。一般來講,地下車站有明挖、蓋挖和暗挖三種方法,隧道有明挖和暗挖兩種施工辦法。
1、明挖法
明挖法是指挖開地面,由上向下開挖土石方至設計標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順作施工,完成隧道主體結構,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復地面的施工方法。明挖法施工程序一般可以分為4大步:維護(圍護)結構施工→內部土方開挖→工程結構施工→管線恢復及覆土。
明挖施工的特點是可以適用于各種不同的地質情況,減少線路埋深,施工工藝簡單,技術成熟。由于地鐵線路一般都在城市的主干道上或居民密集區地帶,這給明挖法施工增加了難度,就是如何減少對地面交通的干擾,如何避免對城市居民生活的影響,以及地下管線的密集程度,這已關系到明挖施工法能否成立的關鍵。區間隧道大部分都在道路下方行走,不適宜采用明挖法施工,僅在高架線到地下線的過渡段,以及特殊地段采用。
2、蓋挖法
蓋挖車站視基坑開挖與結構澆注順序的不同,有兩種基本的施工方法:即蓋挖順作法和逆作法。
1)蓋挖順作法
在圍護結構與中間支承樁上鋪設臨時鋼梁及路面板以恢復交通,此后即在臨時路面板掩護下進行開挖,開挖到底,再由下面上回筑內部結構,最后覆土及鋪裝路面。這種施工方法實施步驟為:圍護—鋪臨時路面—開挖—支撐—修筑主體結構—回填土—鋪裝路面。
2)蓋挖逆作法
在鋪設的臨時路面板下暗挖,按需設置支撐挖一層土澆筑一層板,挖至坑底澆筑底板。
施工工序為:圍護—鋪設臨時路面—開挖—支撐—修筑下一層主體—回填土—鋪裝路面。
3、暗挖法
1)礦山法
地鐵施工采用的礦山法,是近年來為適應城市淺埋暗挖隧道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一施工方法,也稱淺埋暗挖法。目前已在北京地鐵和廣州地鐵一號線廣泛使用。其斷面根據地鐵限界要求一般設計為馬碲形斷面,采用復合式襯砌。
淺埋暗挖法施工,工藝簡單、靈活,可以根據不同地層條件及時修正、變更。它充分利用圍巖的自穩能力,而在軟弱地層中則用超前支護加強圍巖的自穩能力,在圍巖失穩之前及時進行支護—初期支護。其施工方案及施工步驟一般根據地層圍巖分類及上部建筑物條件來確定。
暗挖車站的具體施工方法及施工步驟,可根據各站所處的地理位置、地面環境條件、車站斷面型式和埋深及工程地質情況分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如“中洞法”、“柱洞法”、“眼睛工法(眼鏡法)”及“CRD”工法等。